一是 “草地课堂”延伸教学阵地。抓住农牧民采药、挖虫草的时间节点,利用其休息时间,教学老师组织群众就地学习,把脱贫攻坚、惠民政策、采药技术等知识传递至基层群众。截至目前,“草地课堂”共开展190余次覆盖农牧民350余人次。
二是“临时课堂”灵活教学方式。以所在地为依据,有计划开展“临时课堂”,即包村工作组、“5+1”帮扶力量入村开展工作时,随身携带教学教材,不拘人数、灵活开展教学,提高农牧民参与度。截至目前,“临时课堂”共计开展170余次,培训420余人次。
三是“媒体课堂”拓宽教学平台。将教学内容编成纸质和多媒体播放教材,采取送学上门、寄送教材、视频推送等形式,将学习资料送到农牧民手中,推动农牧民夜校培训全覆盖。截至目前,“媒体课堂”已上门培训210次,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。